皇明风云录1t;gt;
第一卷辽东惊变1t;gt;
第五章收兵励志问前程1t;gt;
第十节朝会争论1t;gt;
1t;gt;
万历四十七年(后金天命四年)三月底,紫禁城。1t;gt;
万历帝在得知辽东大败后极度震怒,朝廷好不容易调集的十余万大军,竟然在几天之内就被建奴杀得几乎全军覆没,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一般!万历帝了一通火之后渐渐平复了心绪,开始认真思考辽东局势的后续布置了。在思考了几天之后,万历帝心中有了一些想法,便下旨召集朝会,专门商议辽东之事。1t;gt;
大殿之上,万历帝和满朝武相视无言,再加上辽东战败的阴霾萦绕在君臣心间,显得这次朝会的气氛异常的诡异。1t;gt;
万历帝冷眼看着满朝武,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悲凉:“这就是我大明的栋梁?平日里一个个的慷慨激昂、乍一看全都是精忠报国的主,现在国家有难反而全都谨言慎行起来!有如此朝臣,国事岂能兴旺!”1t;gt;
李林斌站在朝班内也是看了看左右的同僚,见其全都低头不语,没有一个人为国事费心思索,心中也是极度的悲凉,就要出列陈说一、二。1t;gt;
就在这时,李林斌却见方从哲出列说道:“启禀陛下,臣有事启奏。”1t;gt;
万历帝说道:“阁老请讲。”1t;gt;
方从哲拿出一封奏折,说道:“陛下,臣昨日接到了辽东经略杨镐的一封奏折,请陛下过目。”1t;gt;
一名太监将奏折接了过来,快步递给了万历帝。1t;gt;
万历帝打开奏折读了起来,过了一会说道:“那杨镐在奏折中说:此战之败,皆是由于马林和刘云威临阵退缩所致,你们觉得杨镐所说是否可信?”1t;gt;
众臣一听,顿时便嚷嚷开了,特别是御史言官更是上蹿下跳,甚至叫嚣着要派出锦衣卫前往辽东将刘云威和杨镐全都押解回京,以便仔细审问。至于那马林,人都已经死了,是否是清白的也没有人去管了,这些言官只对活人感兴趣。1t;gt;
万历帝皱了皱眉头,爆喝一声:“聒噪什么!这是朝会,不是街头市镇!有奏议的一个一个说,都给朕说些有用的!”1t;gt;
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,那些御史言官没有一个陈述建议的,全都恢复了无话可说的姿态,气的万历帝差点下旨将那些言官全都拖出去杖毙。1t;gt;
这时,黄嘉善出列说道:“启禀陛下,臣以为杨镐所说皆是一派胡言。那刘云威是老将军刘铤唯一的孙子,他岂会坐视自己的祖父和父亲于不顾,自己擅自后退?这不合常理啊!要知道,此前刘云威对建奴作战可是异常勇猛的,此次国战又怎会一反常态开始畏惧建奴了?所以,臣以为定是那杨镐在掩盖事实、推卸责任!至于那马林,臣也得到消息:马林确实是在北路军战败之后只身逃回了开原。”1t;gt;
李林斌也出列说道:“陛下,臣是见过那刘云威的,以臣的判断来看,那刘云威绝对是一员虎将,不是贪生怕死之辈。反而是那杨镐临阵胆怯,臣听闻在各路大军接连被建奴攻击的时候,杨镐手中本来是有兵力可以调动前去增援的,但他却只是严守沈阳而拒绝救援,以至于各路大军孤立无援而纷纷落败。所以,臣也是同意黄尚的观点,刘云威是被冤枉的,马林倒是罪有应得。”1t;gt;
万历帝不置可否,看了看方从哲说道:“不知方阁老有何话说,毕竟那杨镐是阁老举荐的。”1t;gt;
方从哲听完万历帝的话顿时冒出一身冷汗,不过还是强自镇定的说道:“启禀陛下,臣在陈述之前,还有一封奏折要呈给陛下。”1t;gt;
万历帝问道:“谁的奏折?”1t;gt;
“刘云威的。”1t;gt;
众朝臣都是吃了一惊,心中暗道:“看来那杨镐和刘云威是杠上了,就不知谁胜谁负了?”1t;gt;
黄嘉善和李林斌对视一眼,都有些吃不准方从哲这是什么套路,竟是将刘云威和杨镐两人的奏折全都接了过来,这是什么意思?1t;gt;
万历帝接过了奏折看了一会,说道:“那刘云威在奏折中说道:自己带着汉威营一路与建奴血战,以部下死伤过半的代价重创了建奴大军,并且弹劾杨镐胡乱指挥、拥兵不救。朕想知道方阁老有什么见解?”1t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