韦母最终还是妥协了,虽然她并不知道,卫宁手里并没有第三封遗,但事情的发展就是那样差不离,她还是有羞耻心的,知道韦英自杀的原因是什么以后,其实有那么一点点难过和后悔,那毕竟是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,就在自己面前死去了。
但难过过后,迅速想起家里一大把年纪还没找到媳妇儿的儿子,就强打着精神振作了起来,她努力去想韦英的不好,为什么聪明的是她,为什么聪明的不是儿子, 如果是老大考上大学,那砸锅卖铁她都会把老大供出来。
韦英考上大学了,家里也因此损失了不少。
一般女孩儿十二三岁就被送去外面打工,工资都是给父母收着的,这笔钱可以拿到她嫁人,而嫁人的时候还可以收到一笔彩礼,这些钱一直在外面读的韦英根本不会给家里带来,所以她拿走韦英这四千块钱,一点愧疚都没有。
她理直气壮跟韦英说,大学三年,家里没给你一分钱,你不是也过来了吗?
为什么读研反而要钱,她可是打听过的,读研是不要工资的,学校还给发生活费,读研还能接项目,她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学时期可以吃这么多的苦,研究生不能,尽管韦英解释自己已经成了药罐子,未来几年内都要靠药物维持身体,她都丝毫没有动心,甚至觉得这孩子特别自私,一点都不顾远在老家的父母,他们辛辛苦苦的把她养到这么大,可不是想她读读到二十好几的。
跟卫宁猜测的一模一样,母女俩在病房里面发生了激烈的争吵。
清早,韦英跳了楼。
韦母在确认女儿死亡以后了,迅速发现了另一条“商机”。
倒不是她想女儿死,为人父母的哪有希望自己孩子那样的,不过农村命贱,以前韦母就有几个弟弟妹妹死了,以前的人不拿死孩子当回事,在她心目中没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。
反倒是钱,钱没了就真没了,人没了还可以生,反正她母亲以前都是这样教她的。
学校领导过去的时候,韦母还在继续卖惨,四千块钱她是绝对不可能拿出来了,想从她这里拿走她也会跳楼的,现在要处理韦英的遗体,也需要花费,她不想掏出自己的钱出来做这件事,于是想学校伸把手。
等学校领导赶到时,双方已经谈到这里了。
领导们纷纷的松了一口气,这件事情好办,学校出资也是可以的,显得学校的人道主义关怀,而且此刻的韦母乖顺的像个小绵羊一眼,她现在很害怕这个女生把事情捅出来,丢脸倒不是大事,她反正也要回去了,等她一走谁知道她姓甚名谁,但她很害怕这个女生公布出来遗,万一人家要她把捐款退回去,那她不是白死了个姑娘吗?
这样的亏可不能吃。
韦母这样想着,也越发配合学校,学校也愿意出面给她治丧,这几天学生们已经在不同地方给韦英举行了小型追悼会,有人晚上在学校点了蜡烛悼念她,于是双方谈好了细节,追悼会就定在头七那天进行,刚好还能赶得上,如果死者的灵魂真的会在这一天回到世间,会不会感受到丝丝的平静呢?
而他们都没来得及看清楚解决这件事情的人到底长什么样时,三人从办公室里头走了出来,大家心里都挺难受,杨乔也很自责,自从她听说了韦英的死因,不止一次的做出推理和假设。
韦母是当天到的医院,她也没打算在这边待多久,如果晚几天给韦英钱,说不定就没有别的事了,她现在是又难过又自责,思维开始走死胡同。
最后还是卫宁安慰她:“这种事谁也没想到,其实韦英的内心看着很坚强,她也有软肋,家人就是她的软肋,她那么想读研究生,但她妈妈这趟过来,是劝她早点去工作,早点嫁人的。”
刚才韦母也透露出这个意思,他们计划让韦英回去找单位,这样方便照顾他们一些,当地县城有单位甚至有意愿引进一个北京的大学生来,还可以一带一安排个人进来,韦母这一趟过来并非是听说了韦英在这边过的不好才来的,而是跟韦英商量这件事。
韦母知道女儿想读研,已经跟她吵过一架了,又听说她有四千块钱,更是毫不犹豫的把钱偷走,她想拿着这钱回去,给儿子盖房子,同时也逼韦英别在北京读研,回老家就业去,这样可以给儿子争取一个在县城上班的机会。
“我想韦英是觉得累了,她要是不答应,她妈妈就会一直缠着她,可是你想想,前几天她才接受到了人生中那么多的善意,已经准备迎接新生活了,怎么会愿意回县城上班?”
愿意接受韦英的是个氮肥厂,这种国营厂子对一般人来说自然是好的,但韦英根本不必去这里上班,就算是留在北京,进不了好的单位,以她的能力进个外企,能拿到上千月薪的ffer,那就是妥妥的白领丽人,鬼才想回县城过一辈子。
听完这些,杨乔已经气的手都捏紧了。
这些没人告诉卫宁,她又是怎么知道的?
难道韦英真的给卫宁托梦了不成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