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一章 念旧 (第12页)
洛阳城外官道上,一队甲胄鲜明,行进有序的卫兵,朝着洛阳城前来。
被拱卫在中央的,是两个黑衣鹤裳,骑在马上的男子。其中一个头戴方巾,一身便服三十出头模样,在马上拱手说道:“卢公公,前面不远就是洛阳城了,下官公务在身,剩下的路途就不能陪伴公公同行了。”
被称作卢公公的太监,倒不像后世电视剧里的太监一样,阴声怪气,没事还爱捏个兰花指。这位卢公公眉星剑目,仪表堂堂,只是白净的面庞少了些胡须,少了几分威严。
“正该如此,马大人镇守一府,为这洛阳一府之尊,快快入城去吧。咱还要赶赴凤阳,就此别过吧。”
“这一路多承公公照顾提点,士英获益匪浅,来日有机会再入京,必去公公府上答谢。”
朱由松为了给吴西峰报仇,将孟太东押到京城,交给了魏忠贤。魏忠贤更进一步,连他叔父洛阳知府都给顺带收拾了。这马士英就是顶替孟亢侩,新任的洛阳知府。就任途中,正好赶上出京督军的大太监卢九德,两人顺路同行。
卢九德在马上遥望了一眼洛阳城,心里多少有些伤感。他幼年入宫,伺候的就是当时还是皇子的福王朱常洵,这一伺候,就是二十多年。虽然朱常洵待他不怎么样,但是王妃邹氏待他极好,如今听说福王府失火,不知道王妃怎么样。
两人正要调头,各走各路,只见远处浩浩荡荡一行人开赴而来。天下承平已久,两人不疑有他,倒也不慌张,只是好奇地望去。不知道是什么人出行,竟然有这种阵仗。
卢九德料想这样的阵仗,只怕是此间官位最高的河南府参政出城迎接新任知府。不过这王胤昌是不是久为封疆大吏,举止太没分寸了,这样的阵仗就算是一省参政,也有点儹越了。不过他自幼入宫,谨小慎微,轻易不爱得罪人。心里虽然有些不悦,嘴上却说道:“马大人,想必是洛阳百官出城相迎,看来马大人在士林中声望不小哇。”
马士英也是一头雾水,他并非东林党,洛阳的官员本不至于这样大张旗鼓地相迎才是。不过这样的待遇,马士英免不了心里高兴,欠了欠身子谦虚的说道:“下官哪有什么声望,不过是这些同僚抬举罢了。”
卢九德身为宦官,不愿与洛阳官员相见,告罪一声就要调转马头。这时候一匹骏马飞奔而至,一个侍卫模样的军汉
在马上抱拳高声喊道:“来的可是卢九德卢公公?”
卢九德面露疑惑,说道:“咱家卢九德,你们是什么人?”
马上汉子笑着说道:“我们是王府护卫,福王爷得知卢公公路过洛阳,特意出城迎接,请卢公公入城一叙。王爷他就在后面,特派标下前来告知公公。”
得知来的竟然是小福王,卢九德和马士英大吃一惊,卢九德更是心头一暖,眼眶氤氲,说道:“咱家王府一老奴而已,岂敢劳烦王爷亲自出城,王爷在哪呢?咱家这就前去请安。”
第五十一章 念旧 (第22页)
马士英暗暗吃惊,心里想到,都说老福王朱常洵刻薄寡恩,不近人情,没想到小福王这般念旧。卢九德不过是幼年时照看他的太监,派人招进城中一见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了,没想到竟然亲自出城迎接。
他身为新任知府,按规矩本来就得先去福王府拜见这位分封洛阳的藩王,不敢怠慢,也跟着卢九德和王府侍卫前去。
朱由松在马车里,听到侍卫禀报,卢九德来了,也走出马车。这个卢九德可不简单,熟悉明末历史的朱由松知道,就是这个太监,以后总督江北军马,江北四镇都受他节制。而且依着这一世的记忆,这个卢九德对小时候的福王世子确实是极好的。当时朱常洵的正室王妃还是姚氏,邹氏只是侧妃。朱由崧是邹氏所生,邹氏对卢九德极好,所以这个太监爱屋及乌,死心塌地地照顾邹氏的儿子。后来姚氏染病死了,邹氏母以子贵,才成了正室王妃。
卢九德望着朱由松,当年的懵懂幼童,已经长成了俊俏后生,容貌还有当年的影子。他如今贵为亲王,还记得小时候照顾他的一个奴婢么。
朱由松记得卢九德相貌,他久居京城皇宫,不受风霜之苦,这些年来变化不大。笑着问道:“小德叔还认得出我么?”
卢九德被他这一声小德叔勾起回忆,当时他还是个刚入宫的小太监,都称呼他小德子,唯有皇孙朱由崧因为与他亲近,背后无人时称呼他小德叔。卢九德滚下马来,心里感动,哭道:“王爷要见老奴,只要派人召唤一声,这般折煞老奴了。”
朱由松上前扶起他,说道:“小德叔是看着我长大的,不知道为我操了多少心,出个城算得了什么,走在,既然来了就要在王府多待几天。我母妃今天出行前还嘱咐我,一定要把你带回去呢,不然她可饶不了我。”
“王妃还记得老奴么?”卢九德在皇宫内摸爬滚打二十年,见识了太多世态炎凉。如今这福王府就藩洛***本用不着自己,却如此相待,已经说不出话来,只觉得心里暖意满满。
“这位是?”朱由松注意到卢九德身后跟着的马士英,看他的气度打扮不像是卢九德的下人。
“下官新任洛阳洛阳知府马士英,见过王爷。”
“你就是马士英?”朱由松心里一惊,这就是原本南明的首辅马士英?这个人虽然被东林党和满清构陷,名声不好,不过在钱谦益开门跪地降清的时候,他南走浙江杭州、绍兴等地,最后入太湖投长兴伯吴日生军中继续抗清,后来在太湖兵败被擒杀,
清狗恨极了他,剥皮填草,极为惨烈,却被东林称为南明的秦桧,极尽侮辱诋毁。
朱由松内心还是颇为赞许这个人的,要是南明多一些这样实干的“秦桧”,少一点牙尖嘴利的东林嘴炮,或许就没有后来的劫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