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90尚书小说网>游戏竞技>娱乐之最强导师> 第115章 搞搞金学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15章 搞搞金学 (1 / 2)

《博雅杯》,是华国高中科生心目中最重要的比赛,没有之一。甚至《博雅杯》状元和高考状元的荣誉是不相上下的。

但两者方向不同,高考是通过考试的形式,借由标准答案,为各类学校筛选人才,而《博雅杯》,其主旨恰恰与高考背道而驰。

《博雅杯》对国学积累的考察只是一个方面,更重视的是考察学员的思维能力,独立的见解力,由点及面的大局观,强调思维活力等等,是冲破传统考试教条主义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尝试。

如果你在博雅杯上写一篇高考应试型的作,无论你写的多么精彩,必然死翘翘。

《博雅杯》由京大牵头,华国社科院以及《华国教育报》联合主办。1年前第一次举办时,就在教育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,很多人当时疾呼改变高考僵化模式的时代来临了,结果……十年后,高考还是那个高考,所有的学子都得头悬梁锥刺股,点灯熬夜做试卷。

因为《博雅杯》太“高端”,是提供给优质科生的一个展现自我风貌的舞台。

1年十个冠军,第一界冠军现在在联合国身居要职,第二界冠军是汇想国际亚太区总负责人……

从《博雅杯》走出来的高手,几乎都是充满了挑战者精神的,或者胸怀天下。

作为京大对特招生的一个特殊补充(虽然表面上《博雅杯》和特招工作没有什么挂连,但其实是特招生工作的最重要的考量项目!),京大对《博雅杯》极其重视。

甚至有很多教授说过,如果在《博雅杯》冠军和高考状元中选择,他们宁愿选择《博雅杯》冠军,因为《博雅杯》冠军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内,会展露出杰出的天资和过人的见识。

对于李凡来说,这不仅仅是一个为自己特招名额增码的机会,更是一个和同龄段杰出人才交流的大好机会。

而李凡之所以如此重视特招名额,还有一个方面,他对高考的清晰认知。

他向来心思缜密谨慎,他很自信,但并不狂妄,他知道生活中有太多不可预料性的突事件了。

高考两天定终生,甚至1分钟就定终生。举个例子,您做英语试卷,aBd选项一旦填错顺序了,最后时刻你来不及改,那高考您也就挂了,或者说,您有个头疼脑热状态全无,或者说准考证丢了,堵车迟到了,阑尾炎犯了,被车碰了等等,那你怎么办?

万一意外生呢?

您会说这不可能,凭什么这个意外会生在自己身上?凭什么这么巧?凭什么自己是那个倒霉蛋?

可每年高考都有很多意外生,为什么非得是别人不是您呢?还有个经典的例子,就是中百万大奖和在路上被车撞的概率,您相信您会是哪种呢?

李凡看过太多意外了,他不是还没有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天真烂漫的孩子,他经历或者目睹过很多事情,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根本让人始料不及。

就算李凡有自信科科满分(当然也不可能做到),他也不会拍着胸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就是高考状元了,自己就一定必上京大。

他要抱有这种思想的话,他的人生未必能走多远。

李凡是非常谨慎的,又是一个典型的强迫症,他是不会允许自己在这方面栽跟头的。如今有特招的机会,为什么不珍稀呢?为什么不给自己的京大之路加上一把安全之锁?为什么一定要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分数上?

那样自己的路就被自己走窄了。

所以,他必须格外珍惜这次《博雅杯》。

当然以他的能力,学校只是一个挂名而已,甚至现在不念了,他也能混得风生水起。但是,大学是一个平台,是一个认识并结交杰出人才的平台,尤其是京城大学,是对自己事业和人生的延伸。

……

这两天,李凡开始准备自荐信和论,论本来写的是关于古诗词中很多“迷案”的自我见解,写得不是太过瘾,然后撕了一页又一页。

直到潇潇打来电话后,李凡才转变方向,决定开始写《金》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